你的瀏覽器已禁用javascript,請啟用javascript,否則網(wǎng)頁將非正常運行!
  • <dfn id="muw40"><source id="muw40"></source></dfn>
  • <dd id="muw40"><nav id="muw40"></nav></dd>
    <tbody id="muw40"></tbody>
  • <menu id="muw40"><noscript id="muw40"></noscript></menu>
    高三全日制招生
    新聞資訊
    世界格局的改變,留學已經(jīng)不是一個好的教育選項
    2019-09-22    |   文章來源:網(wǎng)絡    |  分享到:
    0
      1
      我們班又有兩個同學不來上學了
      作者:安柏
      來源:花生地,ID:Amber201606
      開學第一天,放學后花生對我說:我們班又有兩個同學不來上學了。
      哦。
      這句話我聽得習以為常了,自從花生小學三年級起,每年班上都會少一到兩個小孩。
      我問:你知道他們去哪里了嗎?美國,還是英國?
      花生回答:不是,這兩個都是加拿大。
      我問:他們英語是不是挺好的?
      花生帶著一貫的自大自信回答:都沒我好啊。林翰英語還可以,但還是比我差一點,其他科目就不行了,上學期語文數(shù)學期末考只有60幾。博文成績都不行,英語還特別差,經(jīng)常考3、40分。
      我愕然,你們班還有學習這么差的同學???都怎么進來的?
      花生:他們是二代啊。我都不知道,到了加拿大他怎么上課!
      我:這你就不用操心了,反正到了那里,英語就不得不好起來。
      暑假時我還聽說,花生妹妹班上也有一個同學,轉到英國去讀書了。
      私下我和理工男念叨:這樣也好,班上人數(shù)越來越少,眼看都不到30人了,在公立學校就實現(xiàn)了小班教學。
      我又自私機靈地加了一句:最好成績好、家境好的孩子都到國外去念書,這樣我們孩子的競爭就少了……
      理工男一桶冷水潑下來:你這是做夢!成績好的同學都在學校里好好呆著呢,都是成績不好的一早出國了,因為家長認為他們不適合中國的應試教育……
      所以,花生和妹妹的成績沒變,排名卻靠后了,因為“出走”的都是成績不如他們的,班里學霸一個都沒少。
      我立馬感到肩上的壓力又重了兩分。
      當然,理工男說的有點偏激,當然也不乏家里有條件、學習也出色的孩子一早到國外讀書的……
      2
      那些為跳出升學“火坑”出國的孩子
      在以北上廣深為首的中國中產(chǎn)家庭,教育的賽道早就不止一條了,高考只是家長的選擇之一,而不是唯一,出國讀大學甚至讀中學已經(jīng)成為一種潮流。
      根據(jù)今年發(fā)布的教育部數(shù)據(jù),從2016年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留學輸出國以來,出國留學生數(shù)量繼續(xù)增長,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總數(shù)為66.21萬人,比前年(2017年, 60.8萬)又增長了9%。
      其中自費留學占90%,59.63萬人。
      圖片來自“中國教育在線”
      在自費留學生中,雖然攻讀本科和研究生仍占大頭(占比80-85%,本科和讀研數(shù)量相當),但是“出國留學低齡化”(包括中學和小學,以高中為主)的趨勢在擴大。
      1999年以來,18歲以下的留學生每年以40%的速度增長,只是這兩年增速才有所放緩。
      中小學留學生出國,絕大部分是家長為他們做的決定,雖然各有各的原因,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:
      1.國外的升學壓力沒這么大,學習氛圍相對輕松,尊重個性,有利于孩子的全人教育。
      2.比起從中國高中考過去,在美國或英國等地讀中學,更容易申請到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學。
      3.小一點出國更容易融入當?shù)匚幕?,同時英語也會學得更正宗。
      在一個采訪實錄里,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在悉尼定居,孩子在當?shù)刈x小學。
      她說:“悉尼的學習氛圍比國內輕松,學校上課形式靈活多樣。學校更注意孩子融入學校的過程和學習習慣的建立,尊重孩子的個性發(fā)展?!?/span>
      一個朋友,曾經(jīng)歷過被她稱為“奇葩”的上海幼升小,因為不想讓孩子太小就過度開發(fā),幼兒園階段就什么學科都沒讓孩子學,到了面試,數(shù)學兩位數(shù)計算交了白卷,閱讀故事一大半字念不出,自然申請不到好民辦,只好進了劃片的公立。
      看到身邊媽媽讓孩子上著一大堆補習班,從二年級就開始準備小升初,她就很厭惡,三年級時就毅然帶著孩子去了倫敦。
      雖然她的孩子在上海那家普通公立也就中游,但在英國,小學雖然科目很多,但是都比較淺,傾向于培養(yǎng)興趣入門,所以孩子學得還挺輕松。
      去年孩子申請私立中學,居然憑著優(yōu)秀的面試成績進入了英國前五的私校,這個私校牛劍升學比例一直保持在40%左右。
      據(jù)她描述,英國“小升初”和國內很不一樣,考核的是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未來潛力,而不是看現(xiàn)在掌握了多少知識。
      雖然孩子的學業(yè)水平不算頂尖,但是在邏輯能力、思辨能力、語言理解能力等維度測試水平不錯,加上面試占50%——孩子還比較能說,所以就被學??粗辛?。
      她說,樂樂在上海,肯定上不了好的民辦初中,牛津劍橋想都不敢想,連國內211都懸!在中國升學,沒什么秘訣,就是提前學!現(xiàn)在總算跳出火坑了。
      當然,“跳出火坑“的代價也不低,朋友辭去世界五百強年薪30萬的工作在英國陪讀,孩子爸爸和家人分離一個人在國內工作,供他們一年50萬生活費+學費,壓力不算小。
      至于花生的同學博文,后來我問了他媽媽,她說:
      我也經(jīng)過了很長時間的思想斗爭,學校不錯,放棄很可惜,也很人性,從不公布排名,保護了孩子自尊,但是實在架不住博文成績太爛呀!不管是他自己還是同學都心知肚明他是個“差生”。
      這種形象和思維一旦固化,博文就很難轉變和進步,我們做家長的心理壓力也大呀。到了加拿大換個環(huán)境,我想學習壓力總會輕一些,也希望博文能有個全新面貌。
      3
      選項再多最后也只能選一個
      為什么選項多了,孩子的教育路線也分散了,反而感覺競爭越來越激烈?家長也越來越焦慮?
      大家總說,這是因為國內優(yōu)秀教育資源太稀缺,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,這不是焦慮的真正根源。
      以前想讀書,只有公辦,不能選民辦,因為沒有;也不能轉國際,因為也沒有;更不能出國,因為沒錢也沒渠道。
      那么,沒辦法,就高考吧,清北現(xiàn)在很難考,過去也沒見得好考一丁點兒。而比起過去,現(xiàn)在的一本率不知道要高多少。(當然因為合并和擴招等原因,含金量有所下降)。
      國內優(yōu)秀教育資源什么時候不稀缺啊?過去比現(xiàn)在還要稀缺!那么,為啥過去家長不焦慮,現(xiàn)在卻焦慮了呢?
      一是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和要求大大提高了,對教育的投入也大大增加了。
      二是選擇越多反而比沒有選擇更容易焦慮。你想啊,以前反正只有一條路,沒得選,也就認命了;
      現(xiàn)在選擇多了,家長責任就大了,萬一一個選擇不當,耽誤了孩子的前程,怎么辦呢?
      三是中國經(jīng)濟進入了L型走勢,不像在過去的高增長環(huán)境下,即使高中畢業(yè)或中專生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。
      目前中國的中產(chǎn)家長可以分成三派:
      堅定高考派
      堅定出國派
      “騎墻派”,就是走著看,在國內跟得上就高考,看著不行才轉賽道。
      從身邊的家長來看:
      堅定高考的還是不少的,約占30%。
      一開始就堅定出國的家長并不多,從數(shù)據(jù)來看,這些年花生和妹妹的學校一個班平均流失率也就每年1-2人;
      另外,作為低齡留學的替代品,國內的國際學校一直都是一種小眾的選擇。估算一下,也就15%左右吧!
      剩下最多的,就是“騎墻派”了。
      為什么要走著看呢?
      大多數(shù)家長覺得中國的中小學基礎教育還是不錯的,至少比較扎實和嚴格。而且一旦轉到國外或國際學校,再想轉回應試就比較難,基本是不可逆的。
      2017年5月,正式轉為中科院院士的楊振寧,在人民日報客戶端做了一場直播,他在談及中美教育差距時說:
      “家里傾家蕩產(chǎn)把這個小孩送去,就是因為他們沒懂,美國的教育絕對不是比中國的中學、小學、大學的教育好?!?/span>
      直播中的楊振寧
      再加上,低齡留學還有其他弊端:
      身份認同感缺失
      家人分離
      中文能力缺失
      文化差異無法融入
      當然,最大的問題還有——費錢
      家長所有教育上的努力,都是為了增加孩子的選擇權,但是對于沒主見或不堅定的家長,選擇權多并不一定會增加幸福感,因為:
      道路千萬條,只能選一條,選起來卻要人命,后悔起來也要人命。
      4
      那些回國和保國籍的留學生
      值得關注的是,雖然出國的學生越來越多,回國的學生也越來越多。
      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(shù)為54.45萬人,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(shù)為43.25萬人,留學回國人數(shù)比例從2007年的30%上升到2016年的79.4%,留學回國與出國留學人數(shù)“逆差”逐漸縮小。
      安柏根據(jù)教育部數(shù)據(jù)整理
      到了今天,留學不再是中國學生改變命運的工具,甚至連鍍金作用都漸漸失去了,對回國就業(yè)好像也沒太大幫助,只是一種增加閱歷、完善世界觀的工具。
      就是那些沒回國的、拿到綠卡的人,大多數(shù)都在保中國的國籍。
      中國GDP 超過美國,會受到貿易摩擦等因素的遏制,但也就是個時間問題。要放棄一個將來經(jīng)濟總量世界第一的強國身份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      所以我們能看到各種保中國籍的人。
      圖片來自網(wǎng)絡讀者
      一個人的命運是和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的,如果國運押錯了,這是比為孩子選錯升學道路更嚴重的錯誤。
      吳軍在他寫的《見識》一書里,談到“命” 時,說到除了個人因素——所謂“命”就是一個人看問題和做事情的方法,另外一個就是環(huán)境的因素——
      生逢亂世不懂得保全自己,結果就不用說了;
      生逢人類歷史上少有的治世,依然對此懷疑并否定,那么就會丟掉一切機會。
      楊振寧在人民日報客戶端直播時,說他常會反思,為什么自己能有那么快的成長速度?
      這與中國“讀書非常重要”的文化傳統(tǒng)有關系,即使在很困難的抗戰(zhàn)情況下,居然還搞了西南聯(lián)大這樣的學校,所以自己深受中國文化傳統(tǒng)好的影響。
      楊振寧認為,對中國多半的學生,也就是90分以下的學生,中國的教育體制是好的,可以使得這些小孩成才,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。
      而美國就是一個比較放縱的社會,好處是它容易促進一個人個性的發(fā)展,可是走得太極端了,一個中學生到美國,不管他進哪一所學校,都會有吸毒的同學。
      年輕人受了這些同學的影響,可能墮落,這種危險是很多把小孩送出去的中國父母沒有想到的。
      而美國的放任,對于那些非常聰明的、90分以上的小孩就比較適合,因為他可以不受限制得到很好的發(fā)展。
      直播中的楊振寧
      這就有意思了,“騎墻派”家長的想法正好和楊振寧相反,他們是看著孩子成績不好才把孩子送出國外……
      一般來說,厲害的人會逆向思維,而不是隨大流。如果重新考慮一下,下面的做法會不會更明智?
      如果不是那種根本不在乎金錢的家庭,孩子成績沒那么好,倒是應該留在國內,一家人整整齊齊在一起,即使應試的路走不通,好歹學個一技之長,再利用國內人脈,借助中國的大市場,只要自己靠譜努力,發(fā)展也應該不錯。
      而那些成績特別好的,才需要考慮到國外讀個好學校,因為他們有能力飛得更高。
      耐人尋味的是,在直播里說了“年輕人要對今天中國的成功有深刻認識”3個月后,2017年8月,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,恢復中國國籍。此時,距離他加入美國國籍(1964年),過去了半個世紀。
      半個世紀,在人的一生中看起來挺長的,但在歷史長河和代際傳承里,卻只是短短一瞬。
    注川越微信公眾號

    【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,了解更多】

    掃描關注公眾號

    国产精品1024免费,午夜影视在线亚洲,色无月激情五月在线观看,国产av福利片全部 最新看片国产精品免费在线 97资源碰碰碰碰久久久久
  • <dfn id="muw40"><source id="muw40"></source></dfn>
  • <dd id="muw40"><nav id="muw40"></nav></dd>
    <tbody id="muw40"></tbody>
    <menu id="muw40"><noscript id="muw40"></noscript></menu>